
业绩回暖三全食品再次向市场交出一份成绩单。4月26日,三全食品发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收18.17亿元,同比增长7.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0.28亿元,同比增长6.41%。这是继2017年年度报告之后,三全食品营收和净利润再次实现增长。三全食品作为中国首家速冻米面食品企业,拥有全国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基地,主营业务包括速冻水饺、汤圆、粽子以及面点等速冻食品。相关数据显示,当前,三全食品在中国速冻食品行业的市场份额约为30%。
首先,从产品和服务的角度看,普惠金融不仅包括信贷,还应包括储蓄、投资理财、保险、支付、汇兑、租赁、养老金等全功能、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从企业客户角度看,甚至还可能会增加管理咨询、财务顾问、现金管理等其他的服务内容。其次,从参与主体角度看,近年来普惠金融的参与主体已逐步发展成为包括商业银行、政策性金融、非银行金融以及金融科技企业等在内的,多层次多元化的普惠金融机构体系。
营改增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减税效应,是因为增值税属于价外税,营业税属于价内税,缴纳增值税时,销售收入要换算成不含税价进行计税,所以实际税负要低于营业税。我国分步骤全面推开的营改增成效,让王满传也为之点赞,“几年营改增下来,减税效益从财税部门公布的数据已经反映得比较清楚。国家在营改增方面的政策取向是很清晰的,李克强总理讲过,要让每一个行业的税负做到只减不增。应该说在营改增的过程中,大多数企业和行业都是从中受益的。”
比如在金融领域持牌金融机构跟大量的导流机构、技术机构、风险控制机构等等做各种各样的合作,这种合作的边界就产生了原有产品与服务的模糊性,就值得我们重新来探讨安全的边界在哪里。再比如还有支付清算基础设施、征信体系与金融信息、金融软硬件设施等等,这样一些其实都是整个金融体系最重要的基础设施支撑。他们的安全问题某种意义上决定了整个系统未来能否健康可持续的运营。
解读:许小乐认为,支持非房地产企业依法取得土地用于建设租赁住房,体现出打造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的思路。这意味着,未来租赁土地可以不需要走政府收储、出让等繁琐的手续,而是直接由拥有土地的村民委员会、国有企事业单位等组织直接用来建房出租。这一举措能够尽量减少土地成本,盘活闲置低效土地,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所有这些都是我们要明确金融安全风险监管的同时首先确定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由此再引出下一面的工作。第二层面的事情就是究竟我们具体要管些什么,通过哪些要素嵌入到金融安全的讨论当中,首先绕不开的是风险要素,如何认识与金融科技发展相关的特征呢?这也是需要甄别的,比如你看到的这些新技术+新金融的创新,背后所隐含的它是不是具有系统性风险的特征还是非系统性风险,同样以AI+金融、相联系,在大量的智能投顾、投研发展过程当中,监管部门也在担心,如果说未来模型采用的参数具有高度一致性,是否在市场波动当中会加大顺周期风险?